首頁 » 香港重光三部曲(二)|唯快不破:詹遜成立臨時政府

香港重光三部曲(二)|唯快不破:詹遜成立臨時政府

by Last Minute 香城史
666 views

圖片來源: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維基百科


1945年8月6日,小男孩原子彈在廣島上空550米爆炸,另一枚胖子原子彈於8月9日在長崎上空503米爆炸,兩次核爆造成二十五萬人死亡,然而日本仍然有主戰派將官不願投降。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透過電台向全國廣播「玉音放送」,宣讀終戰詔書,及接受英、美、中、蘇四國提出的《波茨坦公告》,向盟軍無條件投降。

日本投降既成事實,國、共兩黨亦預見內戰會隨之爆發,因而乘機積極地擴張勢力版圖。香港亦是兩黨的爭奪目標,而且共軍似乎領先國軍一步,早在新界東北部及大嶼山建立游擊隊據點。由於在日本投降之前廣東仍由日軍控制,國軍雖得美軍相助,仍未能及時揮軍南下香港。不過即使日本投降,但駐守新界的日軍仍然抵抗著共軍游擊部隊的攻擊,以使共軍未能搶先佔據新界地區。

日本投降的消息傳到赤柱集中營時,雖然在營中難以核實消息真偽,作為當時香港最高級別的政府官員—輔政司詹遜在營中計劃以署理港督的身份與日人交涉,盡早接收香港管轄權,不過當時營中的英人認為時機尚未成熟,計劃因而擱置。詹遜及後離開赤柱,到深水埗戰俘營與蘇格蘭團營長懷特中校和香港防衛軍第3連的菲爾德中尉相議如何搶先接管香港。另一方面,8月16日及17日連續兩天,均有英人在馬頭涌及香港島掛起英國國旗,但當時還沒有人知道香港將會歸誰管治,故此日軍勸喻英人先除下國旗。

事情的推進點在8月23日,英軍服務團梁潤昌帶著一封密令從澳門來到香港,並交到詹遜手上。密令由英國政府發出,內容是指示詹遜成立臨時政府。手執密令的詹遜即時得到英國政府的授權,遂於8月26日從日軍憲兵手上接管法國傳道會大樓,並於8月28日以大氣電波向香港島市民宣佈臨時政府成立,成功搶在國、共兩軍,甚至美軍之前,率先宣示香港主權。

英國的第一步棋順利達成,但詹遜亦未有放下步伐,繼續擴大臨時政府的規模,增派警力維持治安之餘,又指示梁潤昌等人四處搜羅糧食,以解決香港在戰爭末期的饑荒危機。儘管詹遜成功重新建立英國在港的管治權,但國共兩軍的逐步進逼,加上新界等地尚未收復,臨時政府急需要強大援軍的支援才可以鞏固其管治權。正當此時,夏懿少將率領的英國太平洋艦隊已駛至香港外海附近。

 

參考書目:
鄺智文(2015)。《重光之路—日據香港與太平洋戰爭》。香港:天地圖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