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維基百科、hk.on.cc、《上半山.下中環:一個城區的蛻變: 一個城區的蛻變》
甘棠第,這三隻字毫不顯眼,甚至難以聯想是甚麼東西。第是府第,即大宅。而甘棠與香港19世紀初至20世紀地位顯赫的何東家族有直接關聯,是何東同母異父的胞弟—何甘棠。
對於生活在21世紀的香港人來說,或會對何東家族感到陌生。但最近逝世的何鴻燊,就是來自何東家族,另外已故巨星李小龍,其母正是何甘棠養女。
何甘棠出生於1866年,靠著其兄何東的人際網絡爬升至怡和洋行總買辦,共娶一妻十二妾,養育二十七位子女。何甘棠於1914年購入中環半山堅道與衛城道的一塊地皮,以愛德華時期的紅磚白柱風格興建大宅,樓高四層,名為甘棠第。
何以一名華人會以西式風格建造私人大宅?這關乎到政府於1888年訂立的《歐人住宅區保留法例》,規定半山堅道若干地段只准建西式樓房。而1904年的《山頂區保留條例》更明確指出海拔788英呎以上的山頂區域只許洋人居住,唯一的例外就是被封為爵士的何東,可見何東於當時香港的影響力。
直到日佔時期,何東家族多座大宅受戰火蹂躪,惟甘棠第安然無事,親屬紛紛逃到甘棠第避難。當日軍操戈至甘棠第時,何甘棠女婿謝家寶拿出一個鑲有昭和天皇家徽的煙盒,解釋道此乃當時任職日本輪船公司買辦時,獲昭和之兄送贈的信物。日軍見狀罷手,何甘棠才免遭劫難,但大宅仍然被日軍徵用作駐港日軍司令部。
今日還有機會一睹大宅風貌,政府於2004年向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購得甘棠第,並將之改建為孫中山紀念館對外開放,賦予一個雙重的歷史定位,既保留香港僅存的歷史建築,又以官方角度紀錄孫中山事蹟。但其胞兄的何東花園卻沒有這個緣份,政府於2012年宣告保育失敗,何東孫女已決定將大宅拆卸重建。適逢何鴻燊逝世,其名下豪宅資產又何去何從。等等,別人的私事又與我有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