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提供:Last Minute 香城史
在繁囂的鬧市,狹窄的街道,人們總是匆忙穿梭,低頭望著手機,或凝望著手錶感嘆時間消逝,但可有一刻嘗試靜下來,抬頭仰望面前的建築,重新認識這座城市的風貌。
城市發展固然會將舊時代事物淘汰,高聳入雲的摩登建築構成現代城市,但古跡文物又是否全無價值呢?歷史建築能夠靜默地告訴我們,這座城市所經歷過的故事,但若然被拆卸後,往後就只能依賴影像或言語流傳,記憶無可避免地隨時間而沖淡,甚至變得不可再考。
雖然保育話題近年被再度炒熱,但不少歷史文物仍難逃面臨清拆的厄運,包括香港僅存三棟的轉角直角騎樓式唐樓—尖沙咀彌敦道190號,建於1937年左右,捱過二戰,於2018年被古蹟辦擬定為三級歷史建築,當時業主卻反對擬定評級,原因是擔心評級後會影響業權,這也是常見的反對原因。
三年過後,樓高四層的尖沙咀彌敦道190號的租金收入一年被一年減少,業主入紙申請清拆,拆卸圖則已獲屋宇署批准。香港唐樓在市區中林立,亦給人一種殘舊的感覺,容易受到忽視,但從戰前唐樓的新古典建築雕刻、摩登風格至各款歐式騎樓走廊,有的更在屋頂刻上建築年份,論美觀相絕不輸蝕給現代建築。
可是,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夠擺脫工作搵食的枷鎖,從密密麻麻的行程當中,奢侈地偷取半秒時間,靜心去感受身旁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