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日軍在1941年12月8日進攻香港時,曾以港九新界多處地點作為臨時總部,包括日軍入侵新界時於大埔設立的第23軍軍級司令部;另外位於窩打老道和亞皆老街交界的中華電力總部大樓,為第228聯隊佔領九龍後的臨時指揮部;以及日軍第229聯隊登陸港島後,曾經以筲箕灣譚公廟作臨時指揮部。
當日軍於1941年12月25日成功擊敗香港守軍後,其臨時總部則設在尖沙咀半島酒店。半島酒店曾經亦是日軍臨時作戰中心,由12月28日起正式轉為日本軍政廳總部,直至1942年2月15日。軍政廳長官由進攻香港的最高司令—第23軍司令酒井隆中將擔任,不過酒井隆於上任不久便於12月30日離開香港。另外主力攻港的第38師團亦於1942年1月趕赴參與爪哇戰役,目標是當地豐富的油田。
1942年1月19日,香港總督部正式成立,取替第23軍的軍政管治。總督部直隸日本大本營,而所謂的大本營其實是由陸軍參謀總長、海軍軍令部長以及日本天皇組成,天皇只是掛名,實際上是由軍人組成的戰時最高司令部。香港第一任日本總督磯谷廉介於2月20日發表宣言,稱定會竭盡心力、無負使命地擔當「香港佔領地總督」之大任。
磯谷廉介的威水史包括1938年3月徐州會戰時在台兒莊被國民軍李宗仁擊敗,及1939年5日著名的諾門罕戰役被蘇聯紅軍裝甲部隊所敗,其實是一名常敗將軍,卻深受日本時任首相東條英機賞識,可謂日本版夏侯惇將軍。
雖然半島酒店位置優越,裝潢雅麗,磯谷廉介亦以總督之名入住兩個月,後來總督部還是於4月10日搬遷至中環匯豐總行,匯豐與渣打等英資銀行均被逼清盤,幸好匯豐趕及投降之前將資金轉移至美國,而總部亦改遷英國。建於1933年的第三代匯豐總行大廈,樓高70米,乃東亞規模最大的商用建築,並設有空調系統,又有高速升降機。直至日本投降為止,匯豐總行仍然是總督部的總部。
參考書目:
鄺智文(2015)。《重光之路—日據香港與太平洋戰爭》。香港:天地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