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傾城之戀(1984)
張愛玲筆下的白流蘇與范柳原,面對日軍的無情砲火,逃進了淺水灣酒店避難。兩人原以為酒店物資充裕,糧食足夠,結果發現儲備是留給駐紮於此的英國大兵,酒店住客只能以梳打餅乾勉強充飢。眾人以為淺水灣屬於安全區域,結果不消幾天從酒店裡面已經能夠聽到外面槍聲不絕,砲火朝這邊射來,住客就奔到那邊躲避。
歷史上,1941年12月20日戰火開始蔓延至淺水灣酒店,據記載當時淺水灣酒店共有200名住客。而張愛玲於文中所描述淺水灣酒店的英國兵,根據史載就是指駐守在淺水灣酒店裡的46名米杜息士營及海軍志願隊士兵。日軍於12月19日晚上於黃泥涌峽成功擊敗英軍後,打開了通往南區的大門,田中良三郎帶領日軍第229聯隊第3大隊沿著紫羅蘭山揮軍向南,不過原定目標卻並非淺水灣酒店。
田中良三郎的原定目標是深水灣高爾夫球場,行軍途中發現方向錯誤,故此指示部隊先於淺水灣酒店附近集結。田中良三郎與指揮部成員進入酒店車庫不久後又發現其部隊陸續走失,於是離開車庫前往淺水灣至深水灣山脈一帶尋找失散部隊。當時於淺水灣酒店裡的日軍人數並不多,期間卻於酒店車庫外虐打隨行的英軍俘虜,酒店裡英軍決定向其發動突擊,日軍連忙逃至車庫。當駐港總司令莫德庇得悉日軍進入酒店之後,立即下令將酒店婦孺送往底層保護,並派出隸屬於東旅的加拿大來福槍營A、D兩營及香港防衛軍兩排士兵前往酒店增援。
當時淺水灣酒店車庫的日軍尚餘17人,為第229聯隊第3大隊的指揮部成員,前來增援的加軍及防衛軍抵達酒店後,憑著人數優勢向車庫發動突襲。日軍指揮部成員最終寡不敵眾,燒毁密碼書及破壞通訊設備後,即丟下英軍俘虜逃走。加軍隨即追擊日軍,卻遭受紫羅蘭山一帶佈防的日軍還擊,最終只能退守淺水灣酒店。日軍逐漸站穩陣腳繼續向南區推進,如果淺水灣失守,港島東、西旅兩軍便會從此分隔兩方,所以英軍赤柱砲台加緊向紫羅蘭山的日軍還擊,皇家海軍砲艦亦參與其中。
張愛玲於《傾城之戀》的淺水灣情節當中曾經提及:「海灣裡的軍艦摸準砲彈的來源,少不得也一一還擊。」此處所指的軍艦極有可能就是英國皇家海軍的知更鳥號,一艘配備3.7吋榴彈砲及6吋艦載砲的河用砲艦。知更鳥號於12月21日下午,在南朗山附近水域向紫羅蘭山上的日軍砲隊發砲。日軍以砲火還擊卻未能擊中,知更鳥號直至英軍投降仍然未被擊沉。
當年,白流蘇與范柳原曾於酒店餐廳裡相依為命地躲避戰火,懼怕著對方受到傷害,一個人仿佛有了兩個身體。如今,淺水灣酒店於1982年已遭全面清拆,不過酒店刻意地將這間酒店餐廳重建。雖然未能原汁原味保留這座歷史建築,不過依然無阻這段愛情流芳百世。一座城市的陷落,成就了一段傾城之戀。
參考書目:
鄺智文、蔡耀倫(2017)。《孤獨前哨—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香港:天地圖書。
張愛玲(2019)。《張愛玲典藏:傾城之戀》。香港:皇冠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