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香港保衛戰(十二)|從第一天便知道會輸的戰役

香港保衛戰(十二)|從第一天便知道會輸的戰役

by Last Minute 香城史
172 views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英國曾經訂下香港必須獨力作戰45至55天的目標,以待英國皇家艦隊前往增援。

可是,當香港保衛戰踏入第十三天,即1941年12月20日,日軍已經佔據新界九龍,在三天前登陸香港島,並成功攻陷西旅指揮部。此刻正將戰線推進至紅山半島、淺水灣、深水灣及壽臣山一帶,英國皇家艦隊的增援依然無影無蹤。

縱是如此,相信駐港英軍總司令莫德庇亦未曾奢望過英國真的能派兵支援。與此同時,同屬英國殖民地的馬來半島,其長達一千公里的防線正被日軍以閃電戰快速突破,以半年時間打造的「日得拉防線」坐擁數十門火砲,原定計劃抵禦敵軍一個月,結果一晚就被攻破,其命運真有如香港的醉酒灣防線。

禍不單行,馬來半島原本擁有以兩艘巡洋艦為主力的海軍艦群,包括號稱永不沉沒的威爾斯親王艦。不過日本空軍於馬來半島開戰後第二天便將其擊沉,成為人類史上第一次單靠空軍力量便將戰艦(Battleship)擊沉的輝煌戰績。

對英國而言,香港固然重要,但新加坡才是整個遠東戰區的核心。英國即使派兵亦會先考慮支援馬來半島的作戰,對於新加坡要塞的防禦能力更寄予厚望,連納粹德國戈林元帥也曾表示新加坡要塞是難以攻破的。香港保衛戰甫開戰後就注定會失敗,英國皇家艦隊鐵定是不會來,更何況遠東海軍艦隊的旗艦早已在馬來半島對外水域被擊沉。

1941年12月20日,香港的形勢急轉直下,由於日軍佔據淺水灣道,故此英軍東、西旅的通道基本上已被分割。而西旅情況更為嚴峻,由聯隊長土井定七帶領的第228聯隊藉著大霧瀰漫之下,成功越過黃泥涌峽西側佔據聶高遜山。聶高遜山極具戰略價值,只消再佔領毗鄰的金馬倫山便可形成對維多利亞城的鉗型包圍網。

東旅部隊幾乎被逼退至赤柱半島,加軍來福槍營曾經向駐紮於大潭水塘的日軍發動反擊,但受限於日軍九四式輕裝甲車的支援下,終告反擊失敗。日軍控制了大潭水塘,港島食水供應捉襟見肘。

不過,當天駐港總司令莫德庇接到一份意料之外的情報,內容是指國民黨空軍曾於上午空襲九龍的日軍。莫德庇半信半疑,又苦無偵察兵求證,只能向國民黨駐港代表陳策將軍求證。陳策於當天下午二時左右向莫德庇表示,國民黨第七戰區(即廣東戰區)已派六萬名國軍準備前往香港夾擊日軍,而且根據「可靠消息」國軍的確於上午時份曾經空襲九龍。莫德庇隨即向全軍轉達陳策的消息,以振奮守軍士氣。

戰後證實,該六萬名國軍從未抵達過香港邊境。早於1938年廣州淪陷之前,國軍的五個主力師團已被調走。香港開戰之時,廣東地區已屬於日軍掌控範圍。莫德庇作為資歷深厚的駐港總司令,絕對有能力判斷國軍支援消息的真偽。然而,歷史學家也認為若從總司令官的角度出發,在戰事的最後關頭激勵一下守軍士氣,並無不可。


參考書目:
鄺智文、蔡耀倫(2017)。《孤獨前哨—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香港:天地圖書。
辻政信著,鄭天恩譯(2020)。《東方直布羅陀爭霸戰:日本如何完勝大英帝國》。台灣:燎原出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