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一日一夜殲滅英軍佔領港島,日軍登陸港島的第四天戰術依然毫無章法,未能有效地逼使英軍放棄抵抗。1941年12月22日,第23軍派出參謀前往第38師團部親自督戰;第38師團亦派出作戰參謀前往前線視察。
何謂督戰,通常是由較高軍階的參謀或士官親臨前線陣地,了解戰況,好比上司巡視下屬般。但對於作戰中的部隊而言,無疑會構成一種壓力,在參謀或指揮官督戰之下需要更加奮勇作戰,取得戰果並帶來勝利。
在參謀督戰的壓力之下,日軍於聶高遜山及渣甸山積極地整理砲兵陣容,於山上設置砲兵觀測所,並且增強步兵與砲兵互相之間的配合。為了進一步突破英軍西旅的防線,日軍以第230聯隊、第228聯隊及第229聯隊,分上中下三線向銅鑼灣、金馬倫山及壽臣山進攻。
從重要性而言,銅鑼灣及金馬倫山均是通往灣仔的大門,要是灣仔防線遭到突破,英軍總司令部—域多利兵房將會暴露於前線陣地。而壽臣山則位於香港仔一帶,英軍唯一未被佔領的彈藥庫就在壽臣山的小香港(現南島中學附近),倘若此處失守,英軍便會面臨兵糧寸斷。
12月22日傍晚,日軍展開新一輪攻勢,第228聯隊夜襲駐守金馬倫山的溫尼柏營,雙方戰況激烈,第228聯隊第4中隊幾乎盡數傷亡,直至23日凌晨成功佔領金馬倫山。12月23日上午,第230聯隊藉著剛剛佔領金馬倫山的氣勢,大舉進攻銅鑼灣,米杜息士營及拉吉普營在波斯富街建立防線抵擋日軍。
另外,第229聯隊成功佔領淺水灣酒店及壽臣山,並以淺水灣酒店為據點,兵分兩路向香港仔及赤柱半島方向推進。日軍意識到只要將戰線推進至市區地帶,將會離勝利不遠,所以於12月23日傍晚6時下達最後階段作戰計劃,向英軍發動總攻擊命令。
即使日軍不斷擊退英軍防線,但日軍傷亡數字卻持續擴大。由於第38師團在完成香港作戰之後,隨即便要投入太平洋戰爭的其他戰線,傷亡過多將不利於日軍部署。故此,12月24日期間,第38師團參謀及團長佐野忠義均同意先以一天整備部隊,並命令砲兵整晚轟炸維多利亞城,軟化英軍的防守意志,再於12月26日發動總攻擊。這一年的平安夜極不平安,民眾只能在防空洞裡瑟縮顫抖。
1941年12月25日,雖然日軍正在籌備總攻擊計劃,但攻勢依然未停。第230聯隊繼續向灣仔方向推進,於灣仔街市遭遇米杜息士團的抵抗。旁遮普營前往灣仔支援防線,但防線不斷後退,英軍於柯布連道建立陣地。同時間,位於金馬倫山的第228聯隊攻陷灣仔峽,此時不論山地及市區陣地均面臨崩潰。
下午3時左右,日軍進攻柯布連道,米杜息士營營長向駐港總司令莫德庇報告,在九龍及港島的日軍砲兵夾擊之下,柯布連道陣地只能堅守兩小時。莫德庇估計,日軍最快可於傍晚6點前攻入維多利亞城,於是向港督楊慕琦請示應盡快投降。楊慕琦向倫敦發電文表示香港已無法再守,並派人聯絡日軍表示願意投降。
下午4時,莫德庇發出全軍停戰通知,總督府率先掛起白旗。到晚上8時,港督楊慕琦與駐港總司令莫德庇,跟隨著曾經兩度向英軍招降的日軍參謀多田督知,一同前往半島酒店向第23軍司令官酒井隆正式投降。
結果,西旅守軍的最後防線就在柯布連道告終,其實柯布連道就是灣仔電腦城旁的行人天橋。然而,十八天的香港保衛戰並未就此結束,還記得堅守赤柱半島的東旅守軍嗎?
參考書目:
鄺智文、蔡耀倫(2017)。《孤獨前哨—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香港:天地圖書。
辻政信著,鄭天恩譯(2020)。《東方直布羅陀爭霸戰:日本如何完勝大英帝國》。台灣:燎原出版。